貪吃鬼不免肥胖,一句作者在書中提及的名言。
這,正是我的最佳寫照啊!一個嗜吃鬼的形象,我不覺得是負面的。我認為一個熱愛美食傢伙的吃相,並不會令人厭惡,反而會使食物的視覺享受上加分。我不是一個美食家,論品味比不上其他人,論鑑賞能力也完全稱不上高竿,但我可不是一個只求飽腹的人!對於食物,我還是有我自己的小小堅持,哪些餐館有美味的菜餚?哪些美食隱藏在城市的街頭巷弄?每每出遊時我都會打探的一清二楚。對我而言,出門的定義就是要參加一場轟轟烈烈的美食饗宴!
那麼,文學與飲食是怎麼邂逅的呢?
其實兩者相交所擦出來的火花,一直都藏匿在我們的生活之中。吃喜酒時,不就常看到嗎?每次的菜單名稱總是頗耐人尋味,舉個例子來說,「柔情蜜意飲甘霖」是甚麼呢?聽起來是不是很詩情畫意?不過當菜餚端上來時,才發現只不過是甜湯的美名罷了!我推薦大家可以在這時玩猜猜樂,當猜中這文字謎時,心中不免雀躍,失誤時就以狂吃來洩憤,兩者不都是很有趣的選擇嗎?
台灣飲食文選的前部分,會讓人覺得這本書根本就是「外省人的懷念飲食文選」!前頭的開胃小菜全都在描寫內地的食物有多好多好…心裡頭有那麼的不是滋味與感慨。不滿的是為何沒提及台灣的在地美食;感慨的卻是佳餚無法流傳到台灣的落寞。我多麼想立刻飛到大陸去進行一場美食之旅,只可惜目前的我並沒有這個能力,讓我口水直流卻又莫可奈何,那種只可遠觀不可品嘗焉的感覺,真是令我心有戚戚焉阿!
在此書裡,我發現了許多關於魚的文章,包括作者焦桐自己也寫了一篇「論吃魚」,不知是否是因魚的鮮美頗受文人的垂涎,或著是魚的清廉形象總是受雅士的喜好之故。不過我對於吃魚倒是沒有那麼熱衷,因為我經歷過一次非常悽慘的吃魚經驗,因此對吃魚這件事,心中還是有點疙瘩在。
還記得那時我狼吞虎嚥的享用著鮮美的魚,熟不知魚刺的甜蜜陷阱正在等著我的踏入,年少輕狂的我,不知它的險惡陰謀正在實行。終於,它如願了。魚刺深深的刺進我的喉嚨,無論用甚麼方法,那折磨我的細長惡魔偏偏就是不肯乖乖的落入胃袋,最後還必須仰賴醫生的協助把它夾出來…這真是一場夢靨!令我對魚一直有小小的偏見!從此以後,碰到像虱目魚這種的多刺魚,我可是敬謝不敏的,不過如果是像鱈魚這種刺少且疏的魚我就非常歡迎。個人即偏愛清蒸鱈魚這道料哩,那種鮮美我想不論是煎煮炒炸都是比不上的,而且享用時也很方便簡單,更不用忍受挑魚刺之苦,何樂而不為呢?
這本書是由多位作家的創作所組成的合籍,有很多文章令我印象深刻:「辦桌篇」裡把辦桌時的熱鬧氣氛全部借由文字表達出來,這天將與許多久未謀面的親戚相會,雖然剛開始會由於不熟識而拘謹,但是當食物上桌後,誰管自己的吃相有多難看,早就把用餐禮節拋到九霄雲外去了!那種熱情氣氛的渲染力是很強的,不管你是文質彬彬的讀書人,還是整天足不出戶的宅男,去那邊保證也與平常的作風大相逕庭,把食擺在第一順位。
還有一則令我感動得五體投地的「蒜頭篇」,我很歡欣的發現,這世上果真有投我所好之人的存在。因為在我個人的美食排行榜裡,蔥、薑、蒜三大辛香料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前幾名,不過卻沒有任何人願意重視他。每次品嘗時,心中都會有點小小辛酸,為什麼這麼美味的東西老是要受人鄙視?我是多麼想將它發揚光大!而在內文中提到的蒜頭魚與蒜頭雞,也令我印象非常深刻,只可惜本書於作法並不多加著墨…他最終只能成為我的一個不可觸及的回憶了。
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
圖書《台灣飲食文選》之觀後感想< 編號:NO.010>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