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博士未必能看完這本書,而看完這本書的人,卻實在稱得上博士」,以上出自於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、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研究所教授方力行先生為此書所寫的導讀中。正因為這段話,使我對於這本主題特別但封面普通的書產生了興趣,此書的作者是法蘭克‧薛慶,這部厚達一千頁的鉅著,已在德國狂銷三百萬冊,蟬聯104週排行榜冠軍。為何”群”能如此的受到大家的歡迎?因為這是本就算抽離掉書中虛構的故事,仍然是一本擲地有聲,紮實而可增加知識的現代科學讀物。這本科幻(科學)小說之所以如此有深度,就是因為作者花費了三年閱讀相關資料,包括海洋生物學、地質學、海底深勘等,並花了兩年時間書寫,而且有三十一位科學家協助完成,當中也有些人被寫進了《群》當中,像是德國基爾大學的海洋學家們,都有以本名被寫入書內。
此書對於科學方面的內容非常之多,但就算完全不了解,再閱讀時也不會出現障礙,大概的科學內容涵括了:海洋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質、電訊、航運、環境、能源、採礦、DNA、神經網路、演化、遙測等等,我認為大部分的讀者們看到這種內容,應該會直接放棄吧,但其實正因為是平常人所不擅長的領域,所以再閱讀時,就算是作者虛構的部分,還是會認為有相當的真實性,正是將故事架構在準確的事實和科學基礎上,大量詳實而精確的數據,造就了此書的迷人魅力。
本書共分成上、下兩冊,最先從海洋出現了少許的災難:有一名祕魯的漁夫在海上消失,然後開始切入書中幾位主角各自的生活,並與海洋出現的怪異案件,主角們開始進入劇情,各自調查著並進而互相集結。在一連串的事件中,我們可以看到因為人類的恣意妄為,為了人類的進步而奪去大自然,大自然也就開始對人類反撲,造成許多世界性的氣候轉移、天災異變、洋流停止…等等,都是可以讓人類從這地球上毀滅的大型災難,沒有科學家主角們來解決事件的話,人類可能已經不存在於地球,確實有人會說這只是科學小說,真實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,不過我並不太認同,最近得知令人震驚的消息,「北極圈的冰層厚度,已經融化到了歷史的新低。冰層融化的結果,讓加拿大,連接大西洋,跟太平洋的捷徑,西北航道,全面開通了,這代表,全球暖化的速度,相當驚人,最快在33年之內,北極圈將再也看不到冰。」這就是真實,如果冰層消失,那麼海水就會呈急劇性的上升,在沿海的城市或是島嶼型的國家將會沉沒於海底,當然台灣也不例外。報導裡所說的33年只是以現在的融化速度來推算,如果溫室效應持續增加,那麼後果將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,將會造成後代或者未來無可抹滅的傷害。
既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,那為何不把現在做好,地球環境的保護是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的,平時少吹冷氣、隨水關燈關水、做好資源回收、多重植樹木…等等。既然我們不想讓故事中的劇情發生,那就要從現在來補救人類所造成的傷害,畢竟人類才是破壞地球最主要的元兇,希望大家都能犧牲奉獻,為了未來鏡一份心力。
2008年4月25日 星期五
圖書《群》之觀後感想< 編號:NO.085>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